
勞務分包資質辦理需要哪些要求和材料
2024.12.19

商標轉讓材料及流程
2024.12.19

商標轉讓費用一年多少錢?
2024.12.12

工商變更需要多久完成?解析工商變更的流程和時間要求
2024.12.03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怎么辦理?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要哪些材料?
2024.11.27

商標申請需要什么資料?
2024.11.26

小微企業(yè)代理記賬費用一年需要多少費用??
2024.11.20

一、轉增股本與新增投資兩種增資方式
公司增資的方式主要包括轉增股本和引進新投資兩種方式。其中轉增股本的稅務處理較為明確,以股票溢價轉增不需繳納所得稅。而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股東轉增股本涉及所得稅,此時如股東為自然人需要繳納個稅,股東為公司的則企業(yè)所得稅作為股息、紅利收入免征企業(yè)所得稅。但以引進新投資進行的增資擴股如何進行稅務處理,實務與理論存有爭議,本文主要圍繞此爭議展開探討。
二、不公允增資利益輸送方向和原因的分析
1、先判斷不公允增資的利益輸送方向
新引入的投資的增資方式主要是平價、溢價、折價增資三種情形,平價增資是公允的,不存在利益輸送,作為存粹的投資行為不涉及所得稅。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溢價增資和折價增資,判斷這兩種情形是否需要繳納個稅,首先要確定是否有利益輸送,輸送的方向是什么,是否存在避稅行為?
?。?)溢價增資
溢價增資就是以高于每股凈資產的價格進行增資,投資人投資額大于新增的注冊資本。如下圖的例子所示,A公司向目標公司增資100萬,其中只有1萬元進入目標公司實收資本,99萬全部進入目標公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這個不公允增資就屬于溢價增資,利益輸送方向是從A公司輸送給了原股東B公司。

?。?)折價增資
折價增資就是以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價格進行增資。如下圖的例子所示,目標公司注冊資本100萬,估值1000萬,A公司增資100萬全部進入M公司注冊資本,新股東A公司以100萬的投資獲得價值1000萬的公司50%的股份,這種不公允增資就屬于折價增資,利益輸送的方向是從原股東B公司輸送給A公司。這個不公允增資就不是溢價增資,利益輸送方向與溢價增資相反。

綜上,對于不公允增資,應當先判斷增資利益輸送的方向,第二部就是查找利益輸送的原因,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稅務處理方法。
2、不同情形增資的利益輸送
(1)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中,高管或技術骨干獲得以低于每股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價格增資目標公司,利益輸送方向是從原股東輸送到高管或技術骨干。利益輸送方向明確后,就緒探索其背后原因,為什么原股東要進行這樣的利益輸送,原因是要對高管或技術骨干實施股權激勵。此時稅局應當聚焦取得輸送利益的一方,而不是聚焦原股東對他們按財產轉讓所得進行征稅。根據財稅[2016]101號文,這種股權激勵情形的折價增資,同時符合101號文列舉7個條件的,增資環(huán)節(jié)不征稅,遞延到個人轉讓股權環(huán)節(jié)征稅。不符合7個條件的,對高管或技術骨干按照實際出資額和市場價格的差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種稅務處理就符合正常的征稅邏輯。
?。?)股權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有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為了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原限售股股東向上市公司出資5000萬現金(亦說捐贈),全部進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以取得流通權,這屬于典型的溢價增資。首先第一步是確定利益輸送方向,本例的利益輸送方向是從出資的一方(限售股股東)輸送給了流通股股東。第二步來看原因,為什么限售股股東要進行這樣的利益輸送。是因為在最開始出資環(huán)節(jié),限售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因股權流動性不同而出資對價不對等,現在限售股股東要取得一樣的流通權,就要補平出資對價。因此,這個不公允出資實際上是限售股股東為取得和流通股股東一樣的流通權而支付的出資對價。從此原因來看限售股股東向公司出資5000萬,全部進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看似是對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輸送,實際是不存在的,雙方都不涉及稅收問題。
三、增資擴股的個稅處理總結
綜上,出現不公允增資的情形,需要分兩步進行,先判斷利益輸送方向,再探究利益輸送的原因來分別進行個性化的稅務處理。
以目前部分地方稅局的文件顯示,溢價增資雖然提高了原股東所持股份對應的凈資產價值,但其并沒有實現所得,因此不涉及個稅。只有在目標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時,或原股東轉讓股權時,才需繳納個稅,這樣規(guī)定也不會導致稅收流失。
折價增資也不能一概在增資環(huán)節(jié)直接征收個稅,而是應當分析其利益輸送的原因進行個性化的稅務處理,例如股權激勵涉及的折價增資就有專門的規(guī)定,其他還可考慮折價增資是否具有合理的商業(yè)目的,比如新股東的品牌,營銷網絡,商業(yè)資源等。如果商業(yè)目的合理,也就不存在背后的利益兌現,原股東也不存在隱形的所得,也就不需要運用反避稅規(guī)定要求原股東繳納個稅。反之,若不存在合理的商業(yè)理由,則原股東因折價增資導致其股權對應的凈資產減少會涉及股權轉讓,新股東可能背后向原股東進行了補償,此時原股東是獲得了股權轉讓的利益,應當繳納個稅。